KK体育官方app下载辽宁锦州打造引才聚才生态“回到家乡工作的5年里,我深刻感受到锦州对人才更加重视,人才政策措施也很务实KK体育官方app下载,能落地。这里企业变多了,资源变好了,生活宜居便利,我们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工作中,回到锦州工作非常幸福!”在辽宁锦州市召开的新时代锦州人才振兴大会暨“锦绣英才”发布典礼上,身披绶带、手捧奖杯的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赵鹏达激动地发表获奖感言。在锦州,像赵鹏达这样活跃在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帅才、领军人才、青年英才还有很多。
近年来,锦州市全面启动实施“兴锦人才计划”,强力推进“领军人才+创新企业”模式和创新创业“百千万”工程,通过创新工作方式、完善人才政策等措施,着力构建“产业支撑、校地企联动、项目平台带动、环境营造”等引才聚才场景,吸引八方英才纷至沓来,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实现了与这座城市的“双向奔赴”。如今,“锦州不错,赶‘锦’来,有你更精彩”已在各类人才中口口相传,成为锦州人才工作靓丽名片。
强化产业支撑引才聚才。制定出台《关于锦州市加快开发区(园区)重点产业集聚发展 支持产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》,从开发区人才引进培养、使用激励、平台建设、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12条措施,加快推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“四链”融合,实现产业集群发展。实施创新创业“百千万”工程。提升一批、新建一批、培育一批、引进一批创新创业平台,着力提升平台孵化功能,对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提供资金、人才(团队)、场地等要素保障。推进“领军人才+创新企业”模式。瞄准重点产业发展、关键领域突破和科技创新需要,推动省内高校200余名优秀青年博士等科技人才与地方企业研发生产精准对接,促成95名博士与83家企业开展紧密合作。与中邮证券、陕西华彬能源集团正式签约,建立锦州市“双创”发展基金,对人才项目和人才企业最高支持1000万元;用好用活“人才贷”,对人才项目和人才企业,采取信用、担保等方式,可申请单笔最高1000万元,吸引众多行业顶尖人才加盟。举办省“院士专家服务地方行(锦州)”活动,聘请24名院士专家为市人才及科技顾问,并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。深入开展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,从驻锦高校遴选100余名优秀人才担任科技特派员,帮助开展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人才培养和平台搭建等,赋能企业创新发展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
推动校地企联动引才聚才。深入省内外重点高校开展“市级领导进高校 集聚人才促振兴”活动,宣传推介人才政策,开展人才、项目、成果对接。积极参加大连“海创周”、东北亚人才交流大会、“天辽地宁聚英才 振兴突破创未来”赴清华、北大招聘等高层次引才活动。创新开展“人才三百”和“人才四助”活动,与46家驻辽高校院所签署校地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启动“博士入企服务”专项行动,与阜新、朝阳、盘锦、葫芦岛建立五市人才发展协作机制,签署《辽西区域人才发展协作机制框架协议》……一系列校地企合作工程正在稳步推进,效果显著。建设“两院两联盟”机制,紧扣“6+1”主导产业人才需求,推动驻锦高校联合重点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学院,优化调整专业设置,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相匹配。
坚持项目平台带动引才聚才。探索建设太和金属新材料产业示范区、黑山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、古塔数字产业示范区等具有锦州特色的人才集聚区,形成全市人才发展雁阵格局。加快推进中关村、“锦州智谷”、“58”科创等科创载体建设,推动驻锦高校联合领军企业布局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(重点实验室)等高能级平台。举办锦州市创新创业大赛,精心设计赛道,共有872个项目参赛,159个项目晋级市级决赛,共向省级大赛推荐项目194个,向国家级推荐项目13个,在全市打造永不落幕的“双创”品牌。邀请国家、省、市创业导师40名,重点依托创业培训、结对辅导、金融扶持、资金资助等扶持路径对创业人才进行扶助。实施“锦绣英才”工程,连续三年开展“锦州青年拔尖人才”“锦州工匠”“锦州名医”“锦州名师”“产业领军人才(团队)”“‘带土移植’优秀人才(团队)”等10个类别的个人和团队评选,给予他们资金奖励,以此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。依托辽宁理工职业大学,在辽宁率先挂牌建立“工匠学院”,根据企业和职工需求,开展“送技能进企业”活动,重点培养推进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的高精尖人才和复合型工匠人才。